qq音乐歌词锁定(音乐小史|春晚记忆(上))
那些年
岁月可以褪去记忆,却褪不掉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和文化印记。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综艺节目相对匮乏的年代,家里最奢侈的物件大概就是能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了,而最温暖的记忆大概就是亲朋好友除夕夜能围坐在一起看央视的春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央视春晚,作为全世界华人的 “精神年夜饭” ,三十多年来承载着人们无限的快乐和期许。
1983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第一届春晚,为人们创造了春节新的打开方式,那时的人们,谁都舍不得错过节目里的每一秒镜头。
1983
李谷一一人唱九首创纪录
春
晚
记
忆
1983年,在流光溢彩的央视春晚舞台上,诞生了一大批反映民众心声的流行歌曲。李谷一作为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整场晚会共演唱了9首歌曲,是当之无愧的首位春晚 “麦霸” 。其中,歌曲《乡恋》更是开创了内地流行歌曲先河,给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乡恋》除了在编曲上运用架子鼓、电吉他等西方乐器让当时的人们印象深刻之外,李谷一还采用了一种新的演唱方式 “轻声唱法” 来演绎这首歌曲。深沉舒缓的旋律,细腻感人的歌词,让当时的歌坛为之耳目一新,也让人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艺术享受和情感共鸣。
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节选)
这届春晚,严格来讲并没有专业的主持人,除去简短报幕的赵忠祥,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组成的 “主持天团” 也都不是专业播音员出身,但他们却成就了首届春晚的诸多亮点。
其中,刘晓庆在本届春晚中,平均语速高达每分钟360字,是数十年来春晚舞台上平均语速最快的主持人。而她除了是主持担当,还在舞台上一展歌喉,为观众带来了电影《小花》的主题曲——《绒花》。
刘晓庆 1983年春晚 《绒花》
1984
经典永恒
如果说1983年的央视春晚是个良好的开端,那1984年的春晚更成就了很多永恒的经典。
歌以咏志,在1984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中央电视台首次邀请了多位港台明星表演节目。
作为第一位参加央视春晚的香港歌手,张明敏以游子归家的身份登上了这一届春晚舞台,用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与民族自豪感。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尤其是歌词部分,运用了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这些具有象征性的名胜来传达爱国之情,引发了全体华夏儿女的强烈共鸣,更激发了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潮。
张明敏1984年央视春晚经典演唱
在这一届春晚上,除了《我的中国心》,张明敏还演唱了《乡间的小路》《垄上行》《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这几首金曲不仅让张明敏走红大江南北,更是在内地歌坛刮起一阵 “港台” 流行风。
在春晚的历史上,有一个如 “logo” 般强大的存在,这就是由李谷一演唱的歌曲《难忘今宵》。这首经典歌曲亮相于1984年春晚的舞台,舒缓悠扬的旋律,亲切真挚的歌词直抵人心。
说学逗唱、载歌载舞的春晚节目单已不足为奇,但你见过在春晚舞台上进行乒乓球比赛吗?在1984年的春晚上,李富荣、张燮林就为当时的人们上演了一场趣味乒乓球比赛。这场由名嘴宋世雄担任现场解说的比赛,开创了体育明星上春晚的先河。
1984年,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央视春晚这碗除夕夜的 “家常菜” ,朴实又暖心,成为人们记忆中难以磨灭的永恒光辉。
本期内容选自央广经典音乐广播《讲给恋人和孩子的音乐小史》,欢迎锁定收听。
一本有声的音乐百科书
《讲给恋人和孩子的音乐小史》
品读音乐里的千姿百态
播音:颜涛文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