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十天(鹰击长空——我的高三经历)
没有人永远保持青春,但永远都会有青春的人。与其埋怨过去,不如珍惜当下;与其畅想未来,不如把握眼前。
来讲讲我的故事吧。
那时的我处于准高三,曾不止一次的听老师说高三很累,听父母讲高三很苦。可我总是觉得他们口中讲的和我所经历的完全是两回事,我仍然保持着高二的学习状态,用着高二的学习方法,并没发现什么不妥,唯一感到不同的便是作息时间的变化,我们中学早自习提前了十分钟,晚自习延后了半小时。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9月的升级仪式,紧接着高三的第一次月考(综合合卷)如期而至。时间的缩短,题型的创新,难度的提升如洪水猛兽般打得我措手不及,我也渐渐明白了高三的不同。结果在我意料之中,比起高二期末低了近60分,班位降了11名。
出分的那晚,我静静的躺在寝室的床上,凝视着天花板,开始反思自己:说我努力吧,我还没有父母老师口中高三的状态;说我不努力吧,我依然是晚睡早起埋头苦读。
那时的我很迷茫,我尝试了改变,可连续的下降又让我心灰意冷;我尝试着坚持,可原地踏步的状态又让我举步维艰。后来的我请教过班主任,也询问过朋友,他们的方法我觉得无可厚非,但让我提升却是困难的。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怀疑过自己的能力,羡慕过周围朋友的光芒。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我始终明白,我的青春只有一次,没有拼搏的青春是不完美的青春,从哪里跌倒就必须从哪里站起来,继续战斗。
那时的我就是这样不断激励自己,哪怕是一点很小的进步都会给我莫大的鼓励,让我继续坚持下去。
不知不觉中各科的新课内容相继结束,陆陆续续展开了复习,我也在不断摸索,全面的了解了自己。我分析了自己的薄弱科目,物理和数学是我的弱项,语文和英语勉强看得过去。于是我在跟着老师步伐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复习计划:利用零碎的时间记英语单词,自习课完整的时间刷理综和数学,语文就利用早自习。
后来便是冲刺100天,我的几次成绩也稳定在了一本线上下。在不断的刷题做题中,我也渐渐发现了高考题的特点——新。理综高考题会把学过的知识运用于一个新的条件下,原理依然是教材上的内容,但乍眼看去就是一道创新题,十分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做这类题的时候一定要理解题目本身,多读几遍,根据原理再去答题,切记慌张。
高考倒计时20天,那时的我把复习重心放在了基础上,那种个别的理科难题,我没去深究,把多余的时间用于自己的易错题和中档题上,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精力的消耗,效果也非常明显。
相机咔嚓,笑颜永存,青春无悔,决战高考!
……
高考结束了,可青春并未结束,我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我也依然会保持着这种活力,不断的走下去。现在回首,觉得高三是一场难能可贵的经历,虽常有“停杯投箸不能食”的困难,但你也不能放弃,不搏一搏,怎能知道结果;不拼一拼,怎能认识自己。也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你也依旧会回味这段青春。
大胆的冲刺吧,少年!青春只有一回,愿你有鹰击长空的豪情,相信: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终不负有心人。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