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专家教授曹兵海(第三届国际后备牛大会会议日程(更新))

2023-09-19 06:15:13




后备牛是一个国家奶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展示全球后备牛最新研究进展、分享后备牛养殖先进理念和技术,国际后备牛培育协作创新平台(International Calf & Heifer Organization,简称ICHO平台)将于2022年12月27~30日海南三亚主办第三届国际后备牛大会


本届大会以"团结 Together"为主题,将汇集全国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牧业集团、企业单位等众多权威学者和专家,并特邀来自美国、日本、英国、瑞士、德国、伊朗等众多国际专家、学者同台报告。


大会主要面向全国规模牧场技术和管理人员、高校师生等,将围绕与后备牛相关的最新科研进展、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热点与焦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提交参会信息后即为报名成功,请勿重复提交)





国际后备牛培育协作创新平台 International Calf and Heifer Organization


2016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奶牛营养创新团队发起中国后备奶牛培育协作创新平台,这是我国首个后备奶牛领域集数据、研发、生产为一体的产学研综合平台。平台旨在更好地服务中国牛业,推进我国后备牛创新技术研发、先进成果应用与管理水平提升。2017年4月,平台首次发布《中国后备奶牛培育现状研究报告》,2018年7月,平台联合美国后备牛协会主办首届国际后备牛大会,会上出版《2018中国后备奶牛培育现状白皮书》并发布《2018中国后备奶牛黄金标准》。平台数据来源于全国 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15家牧场。报告及白皮书精准剖析中国后备奶牛培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在产业界和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和共识,中央电视台专题跟踪报道,行业媒体持续密切关注。


在此基础上,曹志军教授带领团队主持起草《后备奶牛饲养技术规范》,该标准于 2019年7月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也是唯一一部后备牛国家标准,对于推进中国奶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奶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1月,中国后备奶牛培育协作创新平台联合美国后备奶牛协会、美国荷斯坦牛协会、荷兰全球奶农联盟等18国“产-学-研-用”单位成立国际后备牛培育协作创新平台(International Calf and Heifer Organization,简称 ICHO),平台发起人曹志军教授担任秘书长,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共同领衔33位世界知名教授、行业协会主席等组成咨询委员会。目前拥有理事单位24家,协作共创基地40个。


ICHO旨在聚合全球智慧,解决世界后备牛产业难题,致力于实现“问题来自生产,成果用于实践”,促进成果共享、示范共创、协作共赢,共建国际后备牛培育标准化新模式。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